语言文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言规范 > 正文

普通话声母杂谈

发布日期:2024-09-11    作者:         点击:

普通话的声母是指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它们是构成汉语音节的重要部分。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加上零声母,共22个声母。这些声母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分类。

按发音部位分类

  1. 双唇音:b、p、m

  2. 唇齿音:f

  3. 舌尖前音:z、c、s

  4. 舌尖中音:d、t、n、l

  5. 舌尖后音:zh、ch、sh、r

  6. 舌面音:j、q、x

  7. 舌根音:g、k、h

按发音方法分类

  1. 塞音:b、p、d、t、g、k

  2. 擦音:f、h、x、sh、s

  3. 塞擦音:j、q、zh、ch、z、c

  4. 鼻音:m、n

  5. 边音:l

声带颤动分类

  • 清音:b、p、f、d、t、g、k、h、j、q、x、zh、ch、sh、z、c、s(17个)

  • 浊音:m、n、l、r(4个)

气流强弱分类

  • 送气音:p、t、k、q、ch、c

  • 不送气音:b、d、g、j、zh、z

零声母是指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只有韵母的音节,例如“爱”(ai)、“移”(yi)等。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对于零声母音节的拼写有规定,凡是i、u、ü 开头的音节,书写时要用y或w,如“移”写作yi、“五”写作wu。

普通话的声母系统源于上古、中古及近代汉语音韵。在汉语音韵学中,声母也称作“字母”。唐朝守温和尚最早创立了30个字母,后来宋朝增补到36个,称为传统36字母。这36个字母代表了唐朝和宋朝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

在学习普通话声母时,需要注意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清浊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通过练习和模仿标准的发音,可以提高普通话的发音准确性。


服务大厅: 教务系统 混合式教学平台 专业资源库 课程建设 资源库

本部:上海市虹口区三门路661号  电话:31236158   东校区:密云路481号  电话:55886538
南校区:四川北路1702弄32号  电话:65872892  西校区:车站北路730号
版权所有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   沪ICP备2023002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