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赛出高风格,赛出真水平,赛出基本功,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落地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相互融合,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 的“双师型”教师成长。
二、比赛目的
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三、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参赛材料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教材选用程序说明等文档资料,以及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资料(有关要求详见附1)。
1.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契合层次定位。课程内容应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
2.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景化教学等。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开展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深度学习,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课程应注意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合理创设数字化学习和实习实训情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4.教学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育人成效、检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
5.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
四、比赛分组
本次比赛分为二组:
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者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职业院校的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以参赛。
说明:五年制高职的后二年课程、中高贯通高职段课程、高本贯通高职段课程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课程也可以参加比赛。
五、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参赛对象:
1.采用团体赛形式,每个教学团队应有2-4人组成。
2.每个教学团队以学校为单位参加比赛,不跨校组队;
3.每个教学团队由近3年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原则上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名以及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在 50%以上;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不超过1名。
4.近2年曾获得过全国(上海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含上海市选拔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不能报名参赛;近2年曾获得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的教学团队需要调整成员方能报名参赛(原4人团队至少调整2名成员;原3人团队至少调整1名成员,并可以再新增1名成员;原2人团队可以保留两名成员,但至少新增1名成员)。
5.鼓励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
6.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近3年内实际开设了参赛的专业和课程,并有在校生。
(二)参赛要求
1.各高等职业院校在组织校级比赛的基础上,推荐参赛作品参加比赛。
2.每所院校最多可以推荐1个公共基础组作品、2个专业课程组作品参加比赛。
3.各高等职业院校对所属教学团队提交的专业备案、课程设置、班级学生、教学任务安排、团队成员身份等情况进行资格审核,对教学团队进行政治审核;对参赛资格方面提出质疑的,由各职业院校负责核查、反馈,参赛资格方面存在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
4.各高等职业院校对参赛团队提交资料的内容进行思想性和科学性把关。参赛内容方面出现思想性问题和明显的科学性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
六、报名方式与要求
1.参赛材料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软件使用的,应保证为正版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上海市“星光计划”组委会拥有对参赛材料进行公益性共享、展示的权利。
2.请各高等职业院校2月27日-3月10日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在上海市教学研究会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网站(http://train.shsgzgzjxyjh.cn/competes)完成网上参赛报名表的填写,完成报名后导出报名表(见附件3),加盖学校公章后于3月10日之前寄送至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新村路435号1号楼211室 张辰 老师 收)
3.在3月19日之前,各参赛队按要求完成所有参赛作品材料的网上提交工作,并及时与有关工作人员电话确认。
除《参赛报名表》之外,所有参赛作品材料及其文件名(属性)、现场展示和答辩时使用的所有材料和画面等,均不得出现学校、教师的任何信息。一经发现,视情节严重程度作出降档或者取消参赛资格处理。
五、比赛办法
1.比赛评审。
比赛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组织决赛的方式进行。网络初评时,评审提交的参赛作品材料,确定入围决赛的教学团队。决赛时,教学团队在决赛现场(或线上)介绍教学实施报告,针对抽选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2段无学生教学展示,并进行问题回答。有关要求详见附2、附件3。
2.奖项设置。
在网络评审的基础上,各组别的成绩在前30%的参赛作品,将进入比赛决赛阶段;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其中一等奖10%, 二等奖20%,三等奖30%。
3.成绩评定。
一、二等奖根据网络初评(30%)和现场决赛(70%)成绩综合评定,三等奖根据网络初评得分排序确定。
4.决赛结束后由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公示参赛团队获奖名单。
七、其他
1. 本次比赛同时作为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上海市选拔赛参赛作品推荐的依据。依据分数高到低排序参加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上海选拔赛:
1)公共基础组:推荐4个作品,不出现学科(课程)重复。
2)专业课程组:推荐8个作品,不出现专业类的重复(专业代码前4位不重复)。
3)若参赛作品(团队,团队成员)已经获得上海市高职各专指委的推荐,获得参加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上海选拔赛的资格,本赛事将不再推荐,顺位推荐下一个作品。
2.比赛联系人与网站技术支持
联系人:张辰
联系电话:1391860792
邮寄地址:新村路435号1号楼211室
附件:1.参赛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2.参赛作品报名表
3.评分指标
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3年2月13日